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MAHA:

智慧缺席,经验丰富亦无助



智慧的一个特征,就是不要去做绝望的事情。
比如人到中年了,还在一味装嫩。
岁月的终老,是不可逆的车轮,驶向最后的那个阶段!

智慧的决定是在那一刻新路旅程的门开启之时我们已然做好准备。

摆脱绝望需要扭转方向。
扭转方向,需要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能够走一条并不熟悉的新路。

也只有当我们学会用正确的名字来称呼事物时,我们才能找到通往快乐生活的大门。
比如钱,它不只是我们用来购买其他商品的东西,它本身也是一种商品,需要去买。
一件东西的价格是我们用来交换它需要的生活的数量。

因此,能够充分理解金钱的真实价值以及随之而带来的连锁反应,才是对金钱有了相对正确的认识。

我们一但与某种事物呆的久了,我们就回受制于这些事物对我们心智的影响。
于是,智慧的经验就是自己能随时在各种事物之间切换,在洞察自己有可能迷失自我的时候懂得远离或者让自己有很好的控制力和清醒的判断力。

其实,哲学并不是为了建立学科而形成的思辨实验室。
哲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我省察。
任何有思想深度的自我省察过程所产生的具备指导意义的体系,就都应该被当作重要的【哲学资源】和改造思想深度的【智慧源泉】。

对于一个已经进入中年的人来说,工作和事业是无止尽的金钱消耗,应当懂得“适可而止”!
因为一切冲动和奋斗的最终结果就是金钱数字的累积以及无法结束的无数个会议与见面!

我们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反省或者更全面地看到自己是否还在成长或者是否已经看透了未来还会发生的事情的真实面目以及意义。

我们只好说:“最重要的是灵魂的健康”,这种健康始于认识到和承认自己缺乏智慧。

要知道,对于全世界所有人来说,一个忙于劳作的人,根本没有闲暇每天关注真正【完整的生活】。他除了当一台机器,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梭罗级别的大师们都认为:“经常需要用到自己的知识的人,怎么还能牢记自己的无知——人的成长需要无知”。
借由无知,我们有胆怯的退让心理产生,不会固执到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一切,包括时间和生命。

而事实上,尽管许多人有过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思想以及死亡面前,大部分人不理解活着的目的和意义。

那些人们交口称赞和认为成功的方式,只不过是大众生活中的一种。这些也许是经验,但绝不是智慧的光芒。
我们为什么要靠贬低别的成功方式,而夸大某一种成功方式呢?思考这些的意义也恰在于我们的世界观增大了!我们开始考虑更为全面的事物的发展规律了。

有一本书以前介绍过,叫《我们仨》。
《我们仨》记录了一个学者家庭起伏跌宕的命运。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书中无处不在的阅读氛围,以及阅读带来的美感与富足。好像与当下我们谈论的事业成功无甚关系!

杨绛先生写自己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里读书 ——“图书馆临窗有一行单人书桌,我们可以占据一个桌子。架子上的书,我可以自己取。读不完的书可以留在桌上。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寥寥无几,环境非常清静。我为自己定下课程表,一本一本书从头到尾细读。能这样读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还有两段,看看也是醉了。对于其他苦命众生来说,真的是“智慧缺席,经验丰富亦无助”。
杨绛先生还写道:“锺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以18世纪为界,馆内所藏经典作品,限于18世纪和18世纪以前。19、20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只可能到市图书馆借阅。那里藏书丰富,借阅限两星期内归还。我们往往不到两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我们还有家里带出来的中国经典以及诗、词、诗话等书,也有朋友间借阅或寄赠的书,书店也容许站在书架前任意阅读,反正不愁无书。”

晚年,他们两搬到三里河寓所。
“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
这种与世无争的读书生活,恬淡安详,令人心生向往。

看来,阅读的本质或者思考的本质是一种孤独的行为。
读者回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再受社会信条所约束,因而也更接近【灵魂自由】的状态。这也就是另一位导师波兹曼所说的,阅读是一种“反社会行为”。阅读或者智慧的思考,就其本身来说它不该是人云亦云的,不是万众瞩目的,而是私属的、特立独行的。因而,阅读也使自由主义成为一种正常行为。

书里面有远方的人和事,有不曾看过的风景,有石破天惊的思想,也有润物无声的抚慰。
智慧比其他赚钱经验更古老、更深刻。
读而有感,有悟,有发现,有共鸣。这又会让人想读更多,知道更多,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和时代。
阅读能使人们突破个体的局限与社会束缚,去接近自由。
这样形成了如此习惯的人怎会轻生或者怎会郁闷于事业之不成功呢?

阅读发现了一条或者数条通往智慧的路径,这是阅读一开始就形成的【哲学价值】。如果谈不出什么高深的论断的话,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建立【话题系统】的开始。

而很实际的事实是一旦一个人开启了丰富的【话题系统】,他的全新的生命已经重启。




November
18
2015
评论
热度(25)
© 一叶知秋 | Powered by LOFTER